联系电话:(022)82845555,13312109275
  • 2020 年 10 月,国庆中秋双节同庆,原本是大喜的日子,聚餐喝酒却让不少人进了医院。仅山东德州就在短短 8 天内接到酒精类急救事件 63 起。

    很快又要过节了,在此提醒大家,喝酒本来是图个开心,喝出事可就得不偿失了。

    以下 5 种人更是不能喝酒,遇上了也千万别劝酒,否则就是把人置于危险境地。

    糖尿病人,喝酒很危险

    喝酒后血糖本身有降低倾向,而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能力较差,尤其是空腹饮酒时,可能造成严重低血糖,甚至可以致命。

    空腹饮酒,酒精会很快被吸收进入血液,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使血糖下降。酒精进入肝脏后,会导致体内有限的肝糖原储备耗竭,从而发生低血糖。

    低血糖会导致面色苍白,乏力,心跳加速,出汗,甚至昏迷。若救治不及时,很可能导致不可逆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因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而死亡。

    对于服用磺脲类降糖药(常见药名是格列 XX)的糖尿病人而言,会更加危险。

    糖尿病患者不应该喝酒,如果遇到非喝不可的场合,需要严格限量。

    吃了这些药,喝酒会要命

    「头孢配酒,说走就走」,再怎么提醒也不为过。

    头孢类药物会和酒精互相作用,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在喝酒后 15 分钟到 1 个小时左右,可能会出现看不清东西、脸红、胸闷、头疼、心悸、恶心、呕吐,救治不及时甚至会丧命。

    如果是年纪大点的,本身就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或者对酒精过敏的人,那症状可能会更猛烈一些

    不仅是头孢,如果正在服用下面的药物,也千万别喝酒:

    部分带「硝唑」二字的药物、氯霉素、酮康唑、华法林、胰岛素、格列本脲、氯磺丙脲、苯乙双胍、磺胺类药物等。

    别抱着侥幸心理,拿自己或别人的生命冒险。图片

    孕期、哺乳期女性和孩子,别沾酒

    孕妇过量喝酒可能导致肚子里的胎儿患上「酒精综合征」,带来的风险包括胎儿的身体缺陷、智力或认知障碍。

    酒精也会进入乳汁,让孩子喝上掺了酒的母乳。

    孩子也别喝,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酒精会影响他们的大脑发育。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喝酒会对青少年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并且会增加他们以后酒精依赖的风险。

    那些筷子沾酒逗孩子喝的做法,更是十足的恶趣味,要及时制止。

    喝酒脸红的人,更不该喝

    喝酒脸红并不是说这个人特别能喝酒。恰恰相反,这是酒精代谢异常的表现。

    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先代谢为乙醛,而乙醛是明确的 I 类致癌物。而喝酒脸红的人基因存在缺陷,导致其体内缺少一种能够降解乙醛的酶。

    这类人喝酒后,乙醛会因无法排出在体内大量堆积,表征是皮肤潮红,也就是我们说的「上脸」。脸越来越红,可以理解为体内致癌物越来越多。

    有研究显示,有接近半数的中国人天生就缺乏这些酶。还有一些针对东亚人群的研究发现,这类人喝酒后患癌概率高于正常人。

    当然,这不是说喝酒不脸红的人就可以放心喝。过量喝酒,无论是否脸红,都会带来很多健康风险。

    肝不好的人,不要喝酒

    肝不好不能喝酒,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常识。

    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都靠肝脏来代谢。如果过量饮酒的话,肝脏劳累过度,必然会有损伤。

    轻微的,酒后查血会发现肝酶(转氨酶)升高。严重的,肝细胞可能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发生纤维化。如果肝纤维化持续发展,最终肝脏失去弹性,就转变成了肝硬化。如果还不注意戒酒,还可能发展为肝癌。

    一旦发生肝硬化,无法逆转,更不能治愈。

    如果饭桌上有人肝脏功能本就不大好了,就别劝他喝酒了。

    深厚的感情、热闹的气氛,不用非要肝脏受损才能换得。

    不仅这 5 类人喝酒风险大,对所有人来说,仰头喝下的每一滴酒,都在为死亡风险加码。

    2017 年,我国因饮酒而死亡的人达到 67.03 万,其中 97% 发生在男性身上。

    这还只是酒精直接或间接致死的人数,饮酒造成的慢性风险也不容小觑,每 18 个癌症中,就有 1 个是喝酒喝出来的。

    酒精带来的短暂快乐终将消失,留下的只有伤痕累累的身体,那些本身不适合喝酒的人,更是要自食苦果。

    最后,送大家一首诗:

    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

    感情到了位,不喝也陶醉。

    遇到 5 种人,千万别劝酒!
    01-15
    2021
  • 基本案情

    2013年6月,陈某的女儿购买了一只茶杯泰迪犬,并取名叫“小美人”,小泰迪身材短小,红棕色毛发,十分可爱。更巧的是,这只小泰迪出生日期和陈某的女儿生日是同一天,更让陈某一家人觉得小美人是上天送给他们的礼物,大家都对它关爱备至,买最好的狗粮给她吃,经常带它去宠物店做洗护和修剪。一转眼已经在陈某家生活了近八年,陈某一家对小美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2020年9月12日,陈某将爱犬小美人送到宠物店进行日常的洗护和修剪,后店主告知陈某因宠物店店员看管不到位,导致其他客人寄放的大型犬阿拉斯加将小美人活活咬死。

    我难以想象她在被大狗咬上脖子的那一瞬间该是多么无助、惊恐和绝望啊!……自责,痛心,愤恨!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写下这些文字时内心的情绪!…….小美人的存在,就是我们的家人,我们一直都很依赖她,依赖她的眼睛里、世界里,只有我们……依赖她早已把我们当成了爸爸妈妈,当成了她可以撒娇的避风港……”。陈某在提交给法庭的材料中如是写道,陈某还说他的女儿得知这个消息后嗓子都哭哑了,为了处理这件事情两三天没有睡觉,这个噩耗让他们全家身心都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后陈某起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宠物店赔偿财产损失包括购买宠物费用3万元,丧葬费2000元,狗粮费用420元,剖腹产费用1400元,疫苗接种等医疗费1600元,洗澡美容费用3155元,精神损失费3000元,还有律师费等。

    经过人民法院速裁庭调解,宠物店一次性赔偿泰迪犬主人陈某各项损失合计1万元,并书面致歉。陈某表示将此款全部捐赠,并呼吁相关部门对于宠物发生意外后关于精神损失费的赔偿进行立法,也呼吁宠物行业能够提高服务水平,加强规范管理和操作,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法官说法

    本案中,陈某饲养宠物狗“小美人”已经八年之久,朝夕相处时间长,其提供的购买狗粮费用、医疗费用、护理费用等记录可以看出陈某为“小美人”提供了良好的饲养环境和条件,其提供的材料说明也可以看出陈某一家视“小美人”为亲人,“小美人”和陈某一家都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小美人”在宠物店被大型犬活活咬死的死亡状况很是残忍,必然会给陈某带来精神上的痛苦,但是该案尚不符合支持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因此,本案陈某主张的精神损害赔偿难以得到支持。

    目前我国法律对动物饲养人的精神损害赔偿并无明确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宠物并不能作为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物品,它仅是饲养人感情中较为重视的有生命的财产,无论情感有多深厚,不能间接鼓励部分宠物饲养人对宠物的感情存在超越亲人的现象。因此,一般情况下,饲养人在所饲养动物受到侵害主张的精神损害赔偿金不能得到支持。

    宠物能否上升为具有精神属性或者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从而构成精神损害赔偿的基础,在特定条件下才可以考虑,但还需要严格限制。人格利益指人的生命、健康、姓名、名称、肖像、名誉等方面的利益,因此,可以考虑宠物对饲养人的生命、名誉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时的精神损害赔偿。比如:孤寡老人相依为命的宠物,盲人的导盲犬,经饲养参加重大比赛获奖的,因救人等正面报道成为公认的名犬等。这些与人的生命健康或者名誉息息相关,此种情形下方可考虑精神损害赔偿。

    此外,构成精神损害赔偿,还要考虑以下因素:1、侵权人主观是否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2、侵权人造成的损害后果是否严重;3、饲养人提供证据证明其精神受到的痛苦程序超出一般人能够承受的范围。

    爱犬在宠物店内不幸丧命,主人能否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01-14
    2021
  • 自甘风险”亦称危险的自愿承担,指受害人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人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确立了“自甘风险”规则,让这一规则从法学理论术语变成了一项法律规定。

    典型案例

    案例一:户外雪仗骨折案

    2016年1月24日13时许,威海某公司职工原告吴某与被告王某等5人在公司空地扫雪,期间原告自发参与到打雪仗玩闹中,后原告感到脚疼到医院就医,经诊断为右足第2、3、4跖骨骨折、右足第1楔骨骨折。原告称受伤系遭到五被告拖拉、叠压导致,但五被告均否认叠压过原告,且均表示时间太久记不清楚经过。

    法院审理认为:原告吴某应就其遭遇五被告拖拉叠压而受伤的基本事实进行举证,但原告仅作出单方陈述并无证据佐证,五被告亦均予以否认,无法证明原告受伤与五被告拖拉叠压之间的因果关系。且打雪仗作为一般的、民间的、自发的游戏活动,具有一般成年人均可预见的危险,除非有证据证明在打雪仗游戏过程中存有恶意施加的伤害行为,由此发生的伤害应属于意外事件,而非侵权事件,不能归咎于参与玩闹的任何一方或某一个人,其后果应由原告自行负担。依法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案例二:充气球撞击游戏受伤案

    互不相识的任某和张某在2019年2月18日中午前后,分别到威海某体育场充气球娱乐项目处参与撞击球体游戏,游戏过程中,张某回落时腿部抬起与任某身体相接触,经鉴定,任某左膝关节功能丧失,符合十级伤残标准。任某以张某直接侵权、体育场所未尽安全提示义务为由要求赔偿各项损失共计230946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任某与张某均系自愿参与充气球撞击游戏,该游戏因其对抗性而具有一定的风险,但该风险是伴随游戏本身而产生的,并不能因为小心谨慎、充分注意,就能完全避免。一方面,张某虽有踢踹的动作,但并无证据表明张某存在动作幅度过大、故意伤人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行为,任某系正常玩闹动作中出现身体接触发生受伤事件,应属意外事件,而非侵权事件,其后果应由任某自行负担。另一方面,作为经营者,体育场所明知该游戏危险性较大,但未对游戏风险进行明确提示与告知,且未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损害发生,依法判决该体育场所承担部分诉讼请求的30%民事赔偿责任,共计68506.11元,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

    案例三:未成年蹦床玩家索赔案

    2019年2月19,原告滕某(16周岁)到被告游乐场玩耍,在参与蹦床项目中下落时膝关节受伤(未与其他人员碰撞),并由救护车拉往医院就诊。后经鉴定,滕某损伤符合十级伤残。滕某以该游乐场造成损害为由要求赔偿各类损失共计118145.69元。该游乐场辩称,滕某已签署游乐场出示的相关风险切结同意书,游乐场已履行相应的安全警示义务。

    法院审理认为:原告系到游乐场玩蹦床受伤,并未遭到他人推搡、碰撞等外力,亦非因涉案蹦床本身有质量缺陷或其他可能导致原告受伤的瑕疵,原告腾某受伤应属蹦床活动本身的危险性带来的。但作为经营者,该游乐场明知原告未成年,且没有监护人在旁陪同,仍准许原告进入游乐场,亦未有针对未成年人的特别安排,对涉案事故的发生存有一定过错,应对原告合理承担赔偿责任。事发时原告滕某已16周岁,对蹦床活动的危险性应有一定的认知,不能将责任完全归咎于被告游乐场。依法判决被告游乐场承担部分诉讼请求的30%民事赔偿责任,共计41583.02 元,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

    02

    《民法典》法条指引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自甘风险”规则适用范围为具有一定危险的文体活动,可包括专业体育运动、非专业体育运动、自助旅游等户外探险活动等。

    一千一百七十六条

    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活动组织者的责任适用本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至第一千二百零一条的规定。

    一千一百九十八条

    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一千一百九十九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

    一千二百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一千二百零一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03

    法官提示

    个人是自身生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参与文体娱乐活动过程中,事先要充分了解该活动的风险性与活动保障能力,活动过程中要时刻谨慎,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并避免对他人造成损害。

    监护人要尽到监护责任,切不可将自己的监护责任寄希望于活动主办方或他人身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后果。

    文体活动场所经营者、组织者应就活动的风险进行充分的提示,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损害发生。切忌因为“自甘风险”而无所作为。可明确具体地以书面形式告知参加者此项活动隐含的风险和可能的损害结果,必要时可要求参加者签署相关书面文件。也可事先购买保险,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打雪仗、撞击游戏、蹦床时受伤,都要“自甘风险”? | “典”型案例
    01-14
    2021

  • 基本案情

     

    现实中,某些企业为了达到所谓“降低经营成本”的目的,通过虚假走账方式,找人代开增值税发票的情况,屡禁不止。不少人误以为因掩盖偷税事实而虚假给付的款项,没有风险,即便代开发票一方拒不返还,也能通过诉讼予以追回。事实上,违法行为人围绕非法利益所发生的争议,法律不予保护。近日,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为掩盖偷税事实而虚假给付引起的不当得利返还纠纷。

     

    2017年,甲公司承包了某停车场项目。期间,甲公司为了达到偷税目的,找到与其并无业务往来的乙公司,合谋由乙公司为甲公司开具总金额为301900元的增值税发票3张。为掩盖违法事实,双方约定由甲公司假意将发票金额转账至乙公司账户,乙公司在扣除几个点的手续费后,将余款返还甲公司。后来,乙公司如约开具发票,甲公司先向乙公司转账136902.18元,乙公司在扣除相应费用后,当日即将余款127850元转回给甲公司项目负责人。后甲公司又将票面余额164997.82元(301900-136902.18)转账给乙公司,但乙公司未如约转回。甲公司认为,乙公司缺乏占有164997.82元的合法根据,应予返还,遂以不当得利为由,诉至法院,请求判令乙公司归还164997.82元。乙公司未作答辩。

    法院审理后认为,甲公司与乙公司合谋通过代开增值税发票方式,偷逃国家税款,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甲公司主张返还的164997.82元,系为掩盖偷税事实而实施的虚假转账,属于非法债务,不受法律保护,最终法院驳回了甲公司的诉讼请求。

     

    一审判决后,当事人未提起上诉,该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法官说法

     

    找人代开增值税发票的目的是偷逃税款、损公肥私,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行为人为掩盖偷税事实而实施的虚假给付行为,本质上有违法律和公序良俗,亦不应受民法保护。结合本案分析如下:

     

    一方面,从违法性角度看,本案虚假给付行为的原因严重违法。本案虚假给付的原因是掩盖非法购买增值税发票的违法事实。找人代开增值税发票会造成国家税款流失,危害国家和经济社会正常运行,是具有较大社会危害性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将受到刑罚制裁。

    另一方面,从价值导向看,对于为掩盖偷税等严重违法事实而实施的虚假给付款项不予保护,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行为指引,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人为掩盖非法购买增值税发票的违法事实而制造虚假流水,表明其将自己虚假给付行为置于法律与公序良俗的规制之外,法律对其最好的制裁措施便是让其目的落空,即不支持返还。

     

    有人认为,不支持返还岂不是让代开发票一方非法获利。但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支持返还,将会形成法律纵容甚至鼓励违法行为的不良导向。因此,即使代开发票一方因此获利,也不能支持虚假给付人的返还请求。当然,如果代开发票一方的行为构成其他违法犯罪要件的,应承担相应的行政或刑事责任。

     

    综上,行为人找人代开增值税发票的行为,违反国家法律,严重危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在代开人拒绝返还虚假给付款项的情况下,行为人以不当得利为由请求法院判令返还,缺乏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为偷税假意转账,对方却不肯退还,法院:不支持返还!
    01-13
    2021

  • 夫妻离婚后,不但两人会分开,有着身份印记的户口可能也会跟着分开。那么,离婚后如何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呢?除了可以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外,女方户口还能怎么办?离婚后,孩子的户口怎么解决?

    一、离婚后女方如何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离婚后的户口迁移,女方往往是迁出的一方,这并不妨碍户口迁移手续的进行。关于离婚户口迁移,我国《户口登记条例》中第10条、第13条和第19条都作了相关规定。其中第10条第1款规定,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第19条规定,公民因结婚、离婚、收养、认领、分户、并户、失踪、寻回或者其他事由引起户口变动的时候,由户主或者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变更登记。

    在我国,离婚方式会对户口迁移手续的办理产生影响。离婚包括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相应地,法律也规定了不同地户口迁移手续。

    诉讼离婚的户口迁移手续

    (1)离婚当事人可持原户口簿和法院的判决书或调解书到当地公安派出所办理分户或迁转手续,当地公安派出所应依据法院的判决或调解书,按照分户、立户的规定予以办理;

    (2)如一方当事人不愿交出原户口簿,经公安派出所动员说服无效的,可按判决或调解书办理分户或迁转手续,并在户口登记簿上注明分户日期和原因。

    协议离婚的户口迁移手续

    户口迁移时必须要有落户的地址,才能够顺利办理。道理很简单,就如同要转去一所好学校接受优质教育,必须先要联系好接收的学校,然后再经过现在所在学校的同意,再带着材料去报到。同样道理,办理户口迁移,就必须先落实后落户的地址,取得落户的地址同意迁入的证明,再到现在户籍所在地户口登记机关开具迁出证明,最后才由本人带着相关材料到落户地的公安机关办理迁入手续。

    当然,各省份关于离婚户口迁移的具体手续办理会有不同的规定,如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和证明等,如果不清楚地方如何办理离婚户口迁移手续,亦可以到所在地的公安户口登记机关进行咨询。

    二、离婚后女方户口还能怎么办?

    夫妻离婚后,户口除了可以办理迁移,如回迁回结婚前原户籍所在地、迁往经常居住地外,还能怎么办呢?一般来讲,还有以下的处理方式:

    (一)另立门户

    由于户口政策各地规定多有不同,另立户口的条件也会因时因地而异。一般情况下,需要有独立的房产,并符合当地公安局户籍管理部门的条件方能办理。如果是诉讼离婚或者调解离婚,还需要凭法院判决书或调解书到相关部门办理。

    (二)再婚后再迁

    如果离婚后再婚,可以在离婚后将户口迁往再婚一方对象的户口所在地,其所需要的手续和证明,除了参照上述所说的,还必须具体了解当地的户籍政策和细则。

    (三)不迁出

    夫妻双方离婚后,女方户口并不是一定要迁出,而还可以继续留在男方处。这是因为,夫妻办理离婚手续时,会在户口簿上加盖“离婚”公章。当然,如果夫妻有迁出约定或者有判决书裁决或调解书要求等情况,则女方必须迁出。(以上由济阳县人民法院编辑)

    三、离婚后孩子户口怎么办?

    1、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归谁,孩子的户口就跟谁走。

    2、如果小孩未满18周岁,需要父母代为办理户口的迁移。

    3、如果孩子年满18周岁,可由他自己去办理户口的迁移。

    4、年满18周岁,可单独立户,持本人身份证、户口本派出所申请办理即可。

    协议离婚后孩子的户口怎么办,有什么手续?

    一般情况下,协议离婚后,孩子的户口要随着抚养权走。假如涉及到户口迁出问题,就需要拿离婚证、户口簿、孩子的出生证到夫妻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申请迁出;然后拿着离婚证到需要迁入地的村委会或居委会开具迁入证明信,并到同地派出所申请准迁入证明;拿到之后,到孩子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具《户籍迁移证》;最后拿着《迁移证》到入户地派出所办理入户登记就可以了。

    现实生活中,如果一方对离婚后小孩户口办理存在抵触或拖延等情况,该怎么办呢?

    关于这一点只有两个办法:

    1、协商,先和对方协商,在他的配合下去户籍办理机构办理小孩户口;

    2、起诉,上法院起诉的话,可以凭法院的判决书或离婚协议书起诉。

    当然,各省份关于离婚户口迁移的具体手续办理会有不同的规定,如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和证明等,如果不清楚地方如何办理离婚户口迁移手续,亦可以到所在地的公安户口登记机关进行咨询。                                       

     


    彻底搞明白:离婚了,户口怎么办?
    01-13
    2021